摘要:十三五期间,福山在教师发展、教师培养等各方面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研究成果,学校各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学科团队。2.优质项目迭代,铸就教师团队实力从有到优,阶段更新学校成熟的项目内容,深化项目内涵,提升项目品质,锤炼教师团队实力。
福山外国语小学秉承“追求卓越、崇尚一流”的学校精神,以“从这里走向世界——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、理解更多元的世界、创造更美好的世界”为共同愿景,致力于把“让每个孩子享有开阔而适切的高质量教育”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卓越的办学实践,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、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建设者在福山幸福成长。
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示范校、上海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、上海市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、浦东新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基地学校,福山拥有一支“有理想信念、有团队梦想、有扎实学识、有责任担当、有仁爱之心”的教师队伍。现有在编教师191人,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84人,占43.98%,正高及副高级职称教师15人,中、高级职称人数共100人,占比52.36%。现有新区学科带头人4人,新区骨干教师18人,区级教学新秀5人,校级骨干教师20人,校教学新秀4人,各类骨干教师共计约占教师总数的38.4%。
十三五期间,福山在教师发展、教师培养等各方面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研究成果,学校各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学科团队。先后有将近100人次在上海市中青年教学比赛、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系列竞赛、上海市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等市区各类教学专业比赛中获奖;学校积极承担上海市、浦东新区的各项展示活动,相继有近120人次的教师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展示与推广。
学校是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、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、全国项目化学习联盟校,是上海市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种子实验学校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国际理解教育基地学校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基地学校、上海市教研联盟成员校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基地、上海师范大学见习生实验基地、上海普教研究所实验基地。福山外国语小学长期义务支持海口、江西、哈尔滨等地学校,选派优秀教师送教到雪域高原;6次与英国互派教师开展中英数学交流,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成果;参加联合国教学资源支持项目——中国数学教学资源库英语版建设项目等等。学校成熟的教师发展体系培养着一批批教师遇见更优秀的自己,让发展成为看得见的幸福,让教育拥有更美好的未来。
以发展理念导航
确定航向 锚定发展目标
学校确立“全人发展、幸福成长”的教师发展理念,追求“高远、高尚、高卓、高雅的教师形象,宽容、开放、自主、合作的教育行动”的发展目标。持续建设学生快乐成长的福地、教师人才辈出的高地、育人方式改革的阵地,努力成为高品质未来学校发展的典范。
1.规划目标导向
万事需有规划蓝图,确立目标导向、坚定不移前行,才能有所收获;学校立足办学目标,自上而下制定了教师发展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,也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,分类分层的规划具有内在的一致性,最大化程度上实现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个体发展的有机结合。学校整体规划、学校阶段规划、教师个人规划三位一体,相互作用,实现“规划-实施-反思-改进”的螺旋上升式发展。
2.团队发展指向
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并不是个体的简单叠加,而是在相互依赖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教师团队,产生整体效应,是一种能量的聚集,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。学校通过教师团队建设来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,同时实现教师个体的优势发展。目前,学校教师团队的群体主要包含相对固定的学科发展团队、分类发展团队;相对灵活的项目共建团队。
3.自主更新取向
“自主更新”是一种内在取向。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,学校倡导教师为自身的专业发展负责,做好自身专业发展管理,把握机会进行自主学习,扎实推进个人全面发展。学校主张深化教师个人发展的“自主性”和“内驱力”,激活教师团队“活力”,彰显教师团队“魅力”。
以项目驱动助航
规划航线 项目立体引领
在多年的实践中,福山遵循“整体设计、分类要求、分层推进、联动发展、主动成长”的原则,从“文化自信、顶层规划、支持系统”助力教师成长。通过“项目立体引领、研修范式深化、专业资源引入、评价方式激励”,提升专业力、增强行动力、强化学习力;开展以“项目引领”的校本研修实践,形成了共三大类十一式“分类多式”的校本研修特色;深化“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师团队建设”策略,分类促进教师发展,加速教师专业成长。依托特色项目,以需求导向形成项目团队,开展青年教师研修项目等。连续举办三十一年、每次历时三个月的福山“责任杯”特色项目,既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时空,也成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盛宴。学校还落实“幸福+”项目,点亮福山教师高光时刻、实施暖心关爱活动。教师发展动力不断释放,优秀教师更有获得感,青年教师更有方向感,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充满活力。
学校从自我更新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角度出发,形成了3个富有福山特色的项目类型:教学实践类项目、素养提升类项目、对外交流类项目,通过项目立体引领的方式,为学校每一位教师搭建丰富多元的成长平台,实现专业成长。每个类型的项目中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,从项目内容上不仅会传承迭代,更会探索创新;从项目形式上不仅会全面深化研修范式,更会整体考量内在关联;从项目效果上不仅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拥有福山文化自信,更会塑造学校特色品牌,创新福山学校文化。因此,在三类项目研究与教师团队建设相互作用中,每一类项目中均积累了优质项目、特色项目,也不断的生成创新项目。
学校立足项目研究与教师团队互动互惠的角度,探索了研究项目如何有效的促进团队发展的实践。
1.创新项目探索,激活教师团队活力
从无到有,生成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探索,凝练实践智慧,适时全面推广,激活教师团队活力。
每一年组织各学科组进行学科项目申报,通过项目研究,使各层面教师得到了发展,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。以学校STEM课程开发项目为例,项目启动目的,激活自然、信息学科组教师团队的课程研究、课堂教学活力。项目启动之初,自然和信息学科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参与其中,旨在开发适合学校学情的STEM校本课程,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,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。教师团队从起初的茫然困惑,不知道STEM是什么、用什么内容教和如何教,再到后来的理念认同与实践改进,形成具有福山印迹的校本STEM课程并探索了以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,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了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,目前学校研发了校本STEM课程,课程创新不断,自然学科、信息学科教师课程观、课堂观、学生观不断更新,传统课堂正焕发活力。
2.优质项目迭代,铸就教师团队实力
从有到优,阶段更新学校成熟的项目内容,深化项目内涵,提升项目品质,锤炼教师团队实力。
学校开展单元教学项目研究,旨在锤炼教师专业能力,推动课堂教学转型。单元设计研究项目开始后,学校每年都会更新研究主题,包含构建各学科单元整体设计框架、深化实施单元教学整体设计、积累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实践样例、开展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评价研究,以及探索基于大概念的单元设计教学等,项目研究的深度在增加,全体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在加强,比如对教材理解更加深刻,对学生学习更为关注。
学校开展青年教师研修项目,引领青年教师规范教学实践、夯实专业基础和积极创新实践。青年教师研修项目不断更新迭代项目内容,从传统师傅带教、学科培养、活动中分类设计项目等,发展为更系统化、全面性培养,有规划、有设计、有步骤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。开展“青年教师研修项目”,以新通识培训为抓手,以现场与线上学习方式、自主与合作学习策略,开展“福山精品书坊”、“福山博雅讲堂”、“福山文化沙龙”、“福山佳片有约”、“福山教海探航”、“福山艺林萃英”六大研修活动,形成了全新的“五要求六活动”的项目研修样式,通过文化浸润、校本研修、项目引领、团队培养等方式,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,激活青年教师成长内驱力,加强教师学习型组织和文化型共同体建设,实现了青年教师团队专业发展从局部推进、任务要求到整体设计、项目驱动的转变,从而能够最大化程度上激发青年教师参与项目的内在动力,也能推动教师在项目参与中形成学习共同体,实现共同成长。为青年教师发展打下强大、厚重且坚实的精神底蕴。
3.特色项目传承提升教师团队张力
从优到特,延续富有学校特色的项目内容,规范推进机制,提升教师团队张力。
以学校艺术板块的体验进行时项目为例,艺术教师团队在学校经历成熟优秀教师资源输出,骨干教师减少、青年教师增多的局面下,教师团队以体验进行时项目为抓手,如体验进行时师生画展和体验进行时福山艺术在线等特色活动,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提高教学能力,促进梯队建设。教师团队在骨干教师引领下,特色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,也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。教师团队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项目研究,实现了人与项目的互惠共赢,也实现了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,教师相互追随,活力竞相迸发。用特色项目让新团队加速发展、跨越式发展,站上高台,跟上高位发展。
以文化自信护航
激活航力 升级管理体系
如何才能确保项目能够驱动教师呢?如果项目驱动不了怎么办?这也是福山在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当一个教师能够接纳、认同和践行、创造学校文化时,就会拥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、浓厚的归属感、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,从而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发展进程中来,全方位提升自我修养,追求自我突破。为此,学校着力从文化基因、文化传承、文化创生三方面下功夫,让教师体验被尊重被支持的幸福感,体会到身为福山外国语小学教师的自豪感,让教师体验专业发展需求被支持的喜悦感,体会到有适切的个性化发展的获得感。比如,体验进行时画展,每一位教师被推到台前,与所有学生一起成为主角。
此外,我们建立了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机制,在项目实施培训期间,会向全体教师详细解读项目申请学科项目课题的流程,从项目立项、项目方案、项目节阶段汇报、项目考核与奖励等方面进行细致说明,为教师参与项目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。
另外,我们建立了比较系统的项目评价机制。在种类丰富的项目参与和研修活动中,有效发挥评价在激发教师参与、释放教师活力、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非常重要。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,设计了迥然有别的评价方案,分别有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的过程性评价,让每个教师的成长历程可视化;有提供丰富多样展示机会的表现性评价,让每个教师参与项目的魅力风采得以彰显;有指向全体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总结性评价,让每个教师都能在参与中获得专业历练与成长。
学校正是依靠一支讲发展、要发展、争发展的教师团队,实现了教师队伍的“资源输出”与“自我造血”的良性发展,同时也正在实现着每一个福山教师的全人发展和幸福成长。
教育即影响。如果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航行,我们用生命影响着生命,不仅见证的是孩子们的成长,也见证着青年教师的蓬勃发展,经验型教师的持续成长,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,以个人和团队的共进发展筑就了学校的勃勃生机,使福山教育充满生命活力。